標題: 第9講:語言概念在用法上的變化
s20011301
管理員
Rank: 9Rank: 9Rank: 9


UID 1
精華 0
積分 0
帖子 38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31-8--2012
用戶註冊天數 4275
用戶失蹤天數 3139
狀態 離線
123.202.208.236
分享 
發表於 1-9--2012 01:12 AM 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 
第9講:語言概念在用法上的變化
第8講講了如何通過考察一個概念的對比用法,了解這個概念與其他概念的關聯。但在日常語言中,概念的用法是變化多樣的,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繫也是錯綜複雜的。要充分了解一個概念,就必須從多方面考察這個概念的用法。
上一講將“用法對比”和“找出關聯”分成兩個步驟,熟練了以後,這兩個步驟可以同時進行,當你考察一個概念的對比用法時,同時也指出它在用法上的關聯。這就是“用法分析”。這一節將“用法對比”和“找出關聯”合併在“用法分析”中。在分析一個概念的用法時,不必每次都需要考察其對比用法,有時只要考察其使用範例,有時只要考察其反例,就已經足夠了,視情況而定。

概念用法分析的步驟
這一講講述如何通過用法分析,充分了解一個概念的用法。爲了從多方面考察一個概念的用法,我們將重複使用“用法分析”。例如要考察觀念A的用法,可以有如下的步驟:
(1)通過“用法分析”,初步了解A這個概念與概念B的關聯。
(2)看看是否所有適用於概念A的情況,都與概念B有關聯。如果不是的話,看看爲什麽。即再通過“用法分析”,進一步了解這個概念A與其他概念C的關聯。
(3)看看是否所有適用於概念B的情況,都適用於概念A。如果不是的話,看看爲什麽。即再通過“用法分析”,更進一步了解這個概念A與其他概念D的關聯。
(4)有需要的話,可重複以上的“用法分析”,直到你認爲已足夠了解概念A的用法爲止。

考察“自私”這個概念的用法
  1.用法分析
第一步:先通過一兩個例子,初步找出“自私”這個概念與其他概念的關聯。例如,有人深夜打麻將,發出的噪音影響附近的居民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可以說這些人是自私的。由於可見,“自私”這個概念似乎與“損人利己”這個概念聯繫在一起。
第二步:看看是否所有損人利己的行為都是自私的。假如你打麻將的時候不知道夜已深,或者你是在一個十分偏僻的地方打麻將,不知道附近有人居住。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你的行為損人利已,但我們不會說你自私,因為你不是有意的,“不知者無罪”。可見自私的行為必須是“有意的”或“明知的”。你明知深夜打麻將會影響別人休息卻還是照樣打,這就是自私。
第三步:再看看是否所有有意損人利己的行為都是自私的。假如你深夜遇劫,生命財產受到威脅,這時你奮起反抗,將對方打傷,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財產。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你是有意地損人利己,但我們不會說你自私,因為你是在自衛。但這只是特殊情形,在一般情況下,當你的生命或利益沒有受到損害時,有意地損人利己的行為是自私的。
第四步:另一方面,看看是否自私的行為都一定會損人利己。例如,一個(已懂事的)小孩把母親買回來的冰淇淋全部吃完,不留給家人吃,我們說這個小孩是自私的。但他的行為可能並沒有損害別人,因為家人都不喜歡吃冰淇淋(但他並不知道這點);他的行為甚至並不利已,因為吃了過多的冰淇淋對身體沒有好處。由此可見,自私的行為未必損人、甚至未必利己。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到,一般來說,只顧自己而不顧別人的行為是自私的,儘管它不損人或不利已。
第五步:再看看是否所有只顧自己而不顧別人的行為都是自私的。例如,一個學生為了應考而埋頭苦讀,不理會別的同學是否也在讀書。這種只顧自己而不顧別人的行為是自私的嗎?我們不會說這是自私的。為什麼?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必要(也無法)顧及別的同學是否也在讀書。可見並非所有只顧自己而不顧別人的行為都是自私的。當有必要並且有能力顧及到別人時候,你卻只顧自己,這就是自私。至於何時有必要何時沒有必要顧及別人,視具體情況而定。
  2.總結
在一般情況下,有意地損人利己的行為都是自私的;或在有必要並且有能力顧及別人的情況下,只顧自己而不顧別人,則是自私的。

概念在用法上的變動
語言是一個複雜的關係網,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。正因為這種複雜性,人們往往不能準確地理解和運用一個語言概念。許多思想上的混淆也因此而產生。 另一方面,由於概念用法的複雜性和多樣性,一個概念在使用的過程中,其意義或用法往往產生細微的變化。但由於使用的是同一個詞,人們往往沒有意識到這種意義或用法上的變化,因而產生誤解。
 一對年輕夫婦決定不生孩子,但遭到父母的反對。父母親此對他們說:生兒育女是天經地義的,是一種責任,不生孩子是十分自私的想法。
分析:
不生孩子是自私的嗎?“自私”一詞是貶義詞,按照這個詞的慣常用法,在一般情況下,有意地損人利己的行為是自私的行為;或在有必要且有能力顧及別人的時候,一個人如果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別人,這種人是自私的。但不生孩子並沒有損害別人的利益,也不影響別人,這是自私嗎?
有人或認為,老人家希望抱孫,你不生孩子會令他們失望,這就是只顧自己而不顧別人的例子,所以是自私的。但問題是,在這件事情上,有沒有必要顧及老人家的想法、順從他們的意見?也許自己的生活方式由自己決定,自己的人生道路由自己選擇,不應受他人左右。
或許有人認為,應不應順從老人家的意見,不同的文化在觀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差異。中國人講求孝道,你執意要我行我素,令老人家不開心,這就是自私。但令老人家不開心不一定都是自私的,“自私”這個概念不是這樣理解的。
也許有人會說,你不想生孩子是因為怕麻煩,你不願意承擔,希望過着舒適的生活。所以是自私的。但這時,“自私”一詞的意思已不同於這個詞的通常意義。每個人都在尋求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、希望過着舒適的生活,只要不妨礙別人,我們不會說這是自私的。
不生孩子是否自私之所以很有大的爭議,是因為不生孩子這種行為不符合“自私”這個概念的使用範例。當然,語言的用法是很有彈性的,概念時刻處於變動之中。你可以說不生孩子是自私的,但要謹記,這時的“自私”不同於那種損人利己或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別人的自私,它不再有負面的意義。但由於都是使用同一個詞,人們往往忽略了它在意義上的不同。這種“自私”沒有什麼可羞愧的,不必因此而自責。
(當然,不生孩子是否自私還要看具體的語境。在需要大量補充人口(如戰爭之後)的情況下,你不生孩子也許可以說是自私的;但在人口爆炸的時代,不生孩子不但不是自私的,可能還是十分無私的。)
頂部